来源:职业病防治科 陈玲玲 发布时间:2012-10-08 |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能吃就是福”的观念至今仍根深蒂固,这也导致许多富裕起来的人们形成了错误的饮食习惯,饮食过量,肉食过量,喜欢吃煎炸、高脂等高热量食物,蔬菜水果摄取量少。由于不良饮食习惯而造成的肥胖病、糖尿病、痛风以及因肥胖而伴发的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血管硬化、脑卒中等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如今对“病从口入”的理解己经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的清洁卫生,而是必须包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纠正错误的饮食观念,提倡合理均衡的膳食。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脂肪肝的病人多无自觉症状,轻度脂肪肝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腹胀、嗳气、右上腹隐痛等。患者转氨酶常有持续或反复升高,又有肝脏肿大,易误诊为肝炎,应特别注意鉴别。B超CT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确诊仍有赖于肝穿活检。脂肪肝分早期、中期、晚期三类,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预防脂肪肝做好以下几点:
一、严格控制饮食;饮食是供给人体营养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生长与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些“吃”出来的病,正在悄悄而危害着我国居民的健康。饮食上要做到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⑦如饮酒应限量;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除了遵循以上八条原则外,尚需做到三餐合理、饥饱适当。切忌暴饮暴食、嗜食、偏食、挑食,并且要做到少吃零食。
二、重视运动锻炼;运动能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可以使热能的消耗大大增加。肌肉运动时,对血液中的非脂化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率增高,促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非脂化脂肪酸,使脂肪细胞内的含脂量减少而缩小“变瘦”。因而减少了脂肪的形成。因此,适度且具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可有助于防治脂肪肝、肥胖症、高脂血症。
三、控制体重。单纯性脂肪肝多由肥胖症、高脂血症引起或并发,在脂肪肝患者中占约50%以上。人的体重增加,除生理因素外,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生理功能和生化功能的改变而导致脂肪组织蓄积过多的状态,有时组织中水分漪留或肌肉发达等也可使体重增加。肥胖人除了容易发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并发症外,肝胆疾病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肥胖来说,要从进食量的均衡、清淡、不过量做起,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就会有确实的防治效果。大多数肥胖属于单纯性肥胖,是由于摄入过多的高热能食物而不运动、消耗又少,导致脂肪多余积聚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