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中心城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结果通报(2013.9)

  来源:传控科    发布时间:2013-10-16 
 

 

 

    我中心于2013年9月11~18日和23~28日按照《安康市卫生城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对安康城区老城、新城、江北3个办事处辖区和高新区辖区的117个单位和场所的蜚蠊密度、鼠密度、蚊子密度和苍蝇密度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蜚蠊密度监测结果:蜚蠊密度监测用粘蟑纸法。在56个监测点共布粘蟑纸240张,回收240张,阳性13张,粘获蜚蠊54只(德国小蠊50只、美洲大蠊4只),密度为0.250只/张,侵害率为5.42%,以医院蜚蠊密度最高,其次为小餐饮。

    二、鼠密度监测结果:

    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用中型钢板夹,以新鲜油条为诱饵,晚放晨收。本月在老城办事处辖区特殊行业、城镇居民区、12个监测点布放鼠夹360只,回收357只,捕鼠2只,鼠密度为0.560%,捕获的鼠种为小家鼠2只,以特殊行业的鼠密度最高。说明特殊行业要进一步完善“三防”设施建设及做好灭鼠工作。

    三、 蚊子密度监测结果:

    (1)蚊子密度监测用诱蚊灯法。于本月上旬、下旬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20个场所共悬挂诱蚊灯40灯,回收40灯,诱蚊327只,密度为0.681只/灯•小时;蚊种为:淡色库蚊152只、三带喙库蚊121只,中华按蚊2只,骚扰阿蚊52只。其中:上旬诱蚊161 只,密度为0.671只/灯•小时;下旬诱蚊166只,密度为0.692只/灯•小时。

    (2)特殊场所成蚊帐诱法密度监测。

    9月上、下旬在安康城区公园花房、苗圃、废品收购站、轮胎集放地4个特殊场所各监测1帐,共监测8帐。诱蚊2只。蚊密度为0.500只/顶•小时,捕获的蚊种为:淡色库蚊1只、骚扰阿蚊1只。

    四、苍蝇密度监测结果:

    苍蝇密度监测用笼诱法。在20个监测点共悬挂诱蝇笼40个,回收40个,捕蝇6只,密度为0.150只/笼;捕获的蝇种为:家蝇6只。

                                     二〇一三年十月八日